当前位置: 主页 > 合同法精解 >

仓储合同的定义

时间:2015-07-23 15:15来源:未知 作者:漆律师 点击:
(一)仓储合同的定义 所谓仓储合同,又称仓储保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仓库营业人(又称保管人)为存货人保管储存的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

                                                                                                                

     (一)仓储合同的定义
    所谓仓储合同,又称仓储保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仓库营业人(又称保管人)为存货人保管储存的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381条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仓储合同关系中,存入货物的一方是存货人,保管货物的一方是保管人,交付保管的货物为仓储物。
    (二)仓储合同在商品交换中的意义及其立法例
    1.仓储为典型的商事行为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为他人储藏、保管货物的商业活动,随着国际和地区贸易的不断发展,特别在现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源和产品的国际大循环,仓储营业更成为商品流转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仓储合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提供劳务的合同,保管人并不对货物本身享有权利。保管人的主要义务是提供仓储服务,而存货人的主要义务是支付服务报酬。
    2.我国仓储合同采民法典中的一般规定辅之单行法之立法例
    大陆法系中“民商合一”的国家均采民法典中对仓储予以一般概括的立法体例,而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制定单行法和特别法之立法例。我国国务院于1985年9月25日专门批准发布了《仓储保管合同实施细则》,对仓储合同的订立、存货入库、货物的验收、货物的保管、货物包装、货物出库等仓储业务中的主要事项作出了规定9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有关立法惯例,列‘々章内容规定了仓储合同,以适应我国仓储营业的发展需要。
    案例4-2-1  存储人的判定及其有提货的权利——甲贸易有限公司诉乙储运有限公司仓储合同纠纷案。
    【案情简介】
    原、被告于2004年8月1 6日签订《仓储管理合同》一份,陈某作为原告方的代表人在合同上签了字。双方约定该合同期限.2004年8月25日至2005年8月25日。合同签订后,陈某陆续将一批咖啡机、磨豆机存入被告仓库,在被告出具的收货单上,陈某作为原告的负责人签了名并盖上了原告的公章。之后,陈某又陆续将一批咖啡机、磨豆机存入被告仓库,并陆续提走部分货物a被告曾收到过部分仓储费,被告出具的收据上写了原告甲贸易有限公司的名称。自2004年10月份后,原告甲贸易有限公司与陈某就存放在被告的货物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双方均主张货物的所有权,要求被告不向对方发货。
    【审理判析】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乙储运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仓储物吉诺牌咖啡机四台、飞马牌磨豆机四台交付给原告甲贸易有限公司。案件受理费1610元,由原告负担。
    【法理研究】
    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入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故本案的关键是要确认被告处货物的存储人是谁,至于存储货物的所有权人是谁并非本案需查明的问题,故所有权人与本案无关,对货物所有权的争议应由所有权人在本案之外另行主张权利,因此法院对被告要求将陈某追加为第三入的申请不予同意。根据仓储合同法律关系的特征,只有存储人或存储人的委托代理人才可以到被告处提贷。
    法院认为与被告签订仓储合同的是原告,虽然在签订合同后,与被告联系,且到被告处提货、存货的均是陈某,但是陈某的行为系代表原告的职务行为,所以本案仓储合同的存储人是原告,而不是陈某个人,陈某仅是原告的代理人。故原告凭公章或其他有效的委托书派其他人至被告处提货,被告同样也应予交货。
 
(责任编辑:漆律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